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系列报道
曹保平导演的最新作品《脱缰者也》在本届上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顺利首映。此次影片作为他“者也”系列九年来的重磅回归,以一种特有的黑色幽默再度让观众进入一个充满荒诞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时光网在现场进行了详细报道,并为大家带来了首波影评。
与曹保平的以往作品不同,《脱缰者也》在叙事风格上有所突破。作为一部犯罪喜剧,它较其前作《追凶者也》来说,喜剧成分更加浓厚,故事氛围充满了更多的轻松与搞笑元素,尽管罪案的深度和复杂性略显不足。《脱缰者也》将黑色幽默和喜剧巧妙结合,透过其独特的设定和人物刻画,呈现了一场荒诞且引人深思的喜剧。
影片开篇,马飞(郭麒麟饰)在离开家乡近十年后,回到天津,面对已故的父亲和渐行渐远的家庭关系。母亲像放手的掌柜,二姐(齐溪饰)准备与丈夫(常远饰)离婚,争夺抚养权,而他自己却是一个无业游民,债台高筑,还有一个怀孕的女友等待着他。郭麒麟的天津方言和他身上那股混世不羁的气质,使得马飞这一角色既有现实感,又充满喜剧张力。他像极了《庆余年》中的范思辙,外表轻浮,内心却充满热情与善良,带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是个让人不禁喜爱的角色。
另外,张本煜饰演的“反派”角色也为影片注入了大量的喜剧元素。他的“爆炸头”形象从一开始便充满了喜感,而他与郭麒麟的对戏更是充满火花。一方热情轻佻,另一方冷漠阴沉,两人碰撞出的幽默感让影片多了几分意外的亮点。
展开剩余68%《脱缰者也》的故事围绕着三姐弟如何分配一笔80万元的拆迁款展开,光是这个设定就充满了荒诞性。大姐出于“扶弟情结”毫不犹豫地支持将钱给弟弟,而“无所事事”的马飞对这笔钱垂涎已久;而理性十足的二姐则担心弟弟拿到这笔钱后会走上歪路,因而坚决不同意交出。三人各自的立场和想法把本就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推向了极端,马飞甚至亲手绑架了自己二姐的孩子。然而,绑架过程中的荒诞情节和孩子的屡屡逃跑以及再次被抓回,都让人忍俊不禁。
然而,虽然充满笑料,但《脱缰者也》在犯罪情节的深度刻画上显然没有达到曹保平以往作品的水准。对于忠实于曹保平犯罪题材作品的影迷来说,影片的节奏感和情节的合理性可能会稍显薄弱。过去的《烈日灼心》《追凶者也》以及《涉过愤怒的海》等作品,因其对犯罪和人性的深刻探讨而广受好评。曹保平擅长通过层层递进的情节,剖析人物在善与恶、罪与罚之间的复杂博弈。而在《脱缰者也》中,罪案的推动似乎更多是为了喜剧效果,而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撑和逻辑推进。
张本煜饰演的反派角色,虽然凭借极具辨识度的造型和出场方式吸引眼球,但他的介入显得过于突兀,缺乏必要的铺垫。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他的动机和行为看似是为了转折而存在,却未能建立起与剧情的紧密联系,从而导致了情节的裂缝和犯罪逻辑的弱化。
与《烈日灼心》中的角色们在犯罪后的惶恐不安不同,《脱缰者也》中的人物面对犯罪时,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笑点和荒诞的情节设计上,缺乏对人物内心的深刻刻画。比如,马飞虽策划了绑架,但在关键时刻却展现出对孩子的保护与善良,反倒让人觉得这个角色的转变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持,而二姐虽然在表面上理智,但她对弟弟的爱过于笨拙,导致了误解和冲突,展现出一种“为你好”的控制欲。
影片结尾,曾因拆迁款争执不休的三姐弟,经过这一场荒诞的“绑架”风波后,虽依旧保留着那笔钱,却再也回不到曾经的亲情状态。马飞的结局则充满了“脱缰”所带来的代价。他从小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最终却以极端的方式实现了这个梦想。这一结局也为整部影片的主题提供了深刻的反思。
曹保平试图通过家庭这一微观的情感单位,探讨“脱缰”背后的复杂含义。家庭本应是温暖的港湾,但在欲望和误解的侵蚀下,却变成了所有人的牢笼。影片的荒诞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展示了个体挣脱束缚的过程,更揭示了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迷茫。正如马飞挣脱了成年人的理智,却丧失了成年后的责任与权利;二姐挣脱了对金钱的控制,却再也无法弥补曾经的错误。在这种命运的捉弄下,每个人都无法预测自己最终的归宿。或许,这就是曹保平所要阐述的“脱缰”真正意义。
发布于:山东省旺润配资-配资正规平台-股票配资平台app-炒股配资什么意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